作者:Sean Lin 博士和 Jacky Guan 來自大紀元時報 (強調我們的),
食源性疾病,也稱為食物中毒,是一種嚴重的 公共衛生問題. 每年,它們使 4800 萬人生病,128,000 人住院,並導致 3,000 人死亡。 致病性大腸桿菌是最常見的已知食源性病原體之一。 然而,各種大腸桿菌菌株的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公眾應對其中一種特別危險的大腸桿菌保持謹慎。
大腸桿菌 101
大腸桿菌,也稱為大腸桿菌,是人類已知的最常見的細菌類型之一。 從幫助消化到成為人造胰島素的生產者,1885 年發現的細菌已經被研究了無數次,並增進了我們對微觀世界的理解。
我們從新聞中廣為人知的大腸桿菌屬於腸致病性大腸桿菌 (EPEC),是導致食物中毒的病原體。 食源性疾病還包括沙門氏菌和諾如病毒(最近遊輪爆發的病原體)。 通常,當一個人接觸到受污染的食物、動物或水時,就會發生大腸桿菌感染。 它通常只會引起輕微的腹痛或短暫的腹瀉。 其他症狀包括胃痙攣、噁心、嘔吐和發燒。
典型的治療通常包括休息、補水和營養支持。 這種疾病通常是自限性的,因為身體通常可以清除它。 使用抗生素治療大腸桿菌很常見,但抗生素耐藥性也是世界範圍內的一個問題。 然而,嚴重形式的大腸桿菌是會產生可怕後果的產生志賀毒素的細菌變種。
STEC 變體嚴重損害腸內壁和腎臟
產生志賀毒素 (Stx) 的大腸桿菌變種稱為志賀 產毒大腸桿菌,或 STEC。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它們引起了很多關注,因為它們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STEC 屬於 EPEC 集團。 STEC 菌株能夠產生名為志賀毒素 1 型 (Stx1)、2 型 (Stx2) 或兩者的毒素,分別由 stx1 和 stx2 基因編碼。
這些毒素以 Kiyoshi Shiga 的名字命名,他首先描述了志賀氏痢疾桿菌引起的痢疾的細菌起源。 歷史上,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被命名為志賀樣毒素(SLT)。 現在,志賀氏痢疾桿菌和 STEC 被認為是志賀毒素最常見的來源。
STEC 感染的症狀包括腹痛和水樣腹瀉。 也有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以出血性結腸炎為特徵的病例. 這些類型的大腸桿菌也稱為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EHEC)。 志賀毒素也與溶血性尿毒症綜合徵 (HUS) 有關。
特別是,STEC O157:H7 和 STEC O104:H4 是兩種最臭名昭著的 STEC 菌株。 可以說這些 STEC 群體就像大腸桿菌軍隊中的超級士兵。

志賀毒素在小血管中發揮大部分作用,因為它在大靜脈和動脈等大血管中相當無效。 這就是毒素如何專門針對消化道、腎臟和肺部。 例如,志賀毒素擅長破壞腎臟中的神經末梢或小血管簇,從而導致腎衰竭甚至HUS。 它也會嚴重損害肺部,因此與志賀毒素相關的食物中毒通常也與肺部和神經系統損害有關。
閱讀更多 這裡…